“十四五”重点研究方向
海底过程与矿产资源领域
海洋环境与数值模拟领域
海洋生态安全与修复领域
海洋气候与防灾减灾领域
海洋环境信息与保障领域
海洋空间管理与规划领域

1.深化亚洲大陆边缘沉积源-汇过程、印太暖池古海洋演化、极地-亚极地多圈层多尺度相互作用及影响研究;

2.开展亚洲大陆边缘和洋中脊岩石圈动力学研究;

3.开展深海稀土富集成矿规律与精准勘查技术研究,大西洋热液硫化物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深海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成矿作用与可开采性基础研究;

4.深化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和海底声学原位探测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围绕海洋动力系统及子系统相互作用机理,以湍流突破为核心,构建较为完整的海洋动力系统理论框架,为国内外海洋和地球系统模式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2.突破多运动形态耦合、多圈层耦合、高效并行等关键瓶颈技术,建立自主知识产权、有鲜明特色的海洋和地球系统模式体系;

3.开展印-太洋际交换与海气相互作用、中国近海环流与跨陆架过程、极地海洋动力过程与冰-海-气相互作用等研究,提升对海洋动力系统、气候变化和亚洲季风的科学认知;

4.发展数据同化、人工智能以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制自主可控的海洋业务化预报系统,制作全球共享的高质量海洋再分析数据集,形成国际领先的海洋环境预报预测服务能力;

5.平台建设方面,国内争取实现我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国际力争建成联合国海洋十年协作中心。

1.开展近海富营养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海洋保护地空间规划与管理技术、热液区区域环境管理技术、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划区管理技术等相关研究;

2.进行生物极端生境适应机制,海洋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源活性气体源汇过程,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归,海洋环境DNA和沉积物古DNA研究;

3.开展海洋环境污染物在线监测、原位生物修复、早期预警,开展滨海湿地等生态修复技术和绿潮、白潮、赤潮等生态灾害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

4.开展生物基因资源、海洋生物制品、新型海洋生物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智慧感知系统研发应用、海洋牧场监测技术等相关研究。

1.加快开展新型海洋动力环境和海面气象关键观测设备的系统设计、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并拓展其在国家海洋观测网建设及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领域中的应用,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域和海峡通道观测监测;

2.深入研究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及印-太交汇区季风系统、主要气候模态、极端天气系统的形成、变异机理及其气候效应,着力发展该区域极端天气、短期和长期气候预测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探索两极关键海域水文环境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联系。

3.研发高质量气候预测公共服务产品,建立服务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气候数据共享和支撑体系,为防止和减少因气候变化和由极端天气系统导致的海洋灾害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1.发展多维度光学海洋探测技术、滨海信息光学遥感自动提取技术、自主卫星海岸带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等技术,构建常态化的高分辨率遥感调查与应用服务系统,推动自主海洋卫星在近海与滨海的遥感应用,为国家、海区、沿海地市的海岸带与近海资源环境调查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2.研发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新体制目标监测雷达、紧凑型地波雷达等技术装备,建立海上目标空-天-地-海立体监视系统;

3.构建自主微波卫星数据处理平台、全球海洋遥感数据产品生成系统与发布平台,实现自主卫星数据的有效利用;

4.围绕国家“三深”发展战略,发展深海精密导航定位方法,研制水下声学导航定位装备,突破水下导航模式、精度指标、服务范围和运维周期等关键技术,形成水下导航定位技术体系;

5.瞄准全球海洋测绘需求,开展卫星测高/重力反演水深、机/星载激光测深数据处理等技术攻关,研制海洋测绘数据综合处理平台,并按照“共建、共享、共有”的理念实现行业应用。

1.研发“空天地海”一体化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研究陆海相互作用下的海岸带环境演化过程、动力沉积机制及其环境效应;

2.探索资源环境关键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研发具有权威性和普适性的海岸带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深化海岸带空间规划领域的国际合作;

3.开展海洋空间利用计划、海洋战略政策、海洋地缘环境评价等关键技术与制度研究,完善海洋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4.构建多技术手段融合的海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平台、海洋热能利用平台,加强海岸带典型地质灾害在线监测网络的建设,提升地质灾害的探测识别、解译评估和防治对策综合能力;

5.深化受损砂质岸线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开展人工化泥质岸滩修复技术、模式研究及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