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我所科研团队揭示蛇尾断腕再生分子机制与细胞分化规律

时间:2025.04.11 来源:生态中心 字号

近日,我所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团队在海洋生物再生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构建了浅水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 vadicola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并结合常规与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系统揭示了蛇尾断腕再生的分子机制和细胞动态变化与分化规律。

图1 浅水萨氏真蛇尾基因组特征及棘皮动物系统发育关系

研究人员完成了浅水萨氏真蛇尾基因组测序与分析,揭示了其强大再生能力的分子基础,同时描述了断腕修复过程。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分析,识别出关键的结缔组织细胞群,它们在不同阶段分别负责伤口响应与组织重建等作用,同时研究筛选出多个再生相关的关键基因与信号通路。这些发现为理解蛇尾再生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可推动组织修复技术、再生医学等创新与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图2浅水萨氏真蛇尾断腕再生组织状态(上图)与细胞分化路径(下图)

研究结果以“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and single-cell analysis unvei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rm regeneration in the ophiuroid Ophiura sarsii vadicola”为题,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Genome Biology》(IF = 10.1)。徐勤增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已毕业硕士研究生李一璇、史文阁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重要参与人包括香港浸会大学邱建文教授、香港岭南大学叶志豪博士、美国大气与海洋局Matthew P. Galaska博士、齐鲁工业大学孙开明博士等,科研团队王宗灵研究员与张学雷研究员参与本工作。

近年来,我所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团队围绕蛇尾生物学与生态学这一研究方向开展了系列研究,涵盖蛇尾比较基因组、断腕再生分子机制、升温胁迫下冷水性蛇尾适应机制、潮间带蛇尾季节变化响应以及蛇尾种群遗传多样性等。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蛇尾断腕再生的关键调控网络,也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关成果链接: 

https://doi.org/10.1186/s13059-025-03542-5 

https://doi.org/10.1038/s41597-024-03412-y 

https://doi.org/10.1007/s00343-024-4003-2 

https://doi.org/10.1002/ece3.70284 

https://doi.org/10.1007/s00227-023-04329-7 

https://doi.org/10.1016/j.marenvres.2024.106639 

https://doi.org/10.1016/j.margen.2022.100957 

https://doi.org/10.1016/j.csr.2020.1040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6647.2021.03.010


X
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洋一所网站跳转到第三方网站,请确认是否继续?
留在本站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