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及冰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4月27日,“全球气候变化及冰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海洋学会、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共同主办,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学会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分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海气相互作用专业委员会、老科学家工作委员会、海洋旅游分会等单位共同承办。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阿东,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朴学洙,珲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李延臣,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延边大学校长金雄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海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高建东主持,延边大学校长金雄、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朴学洙、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阿东分别致辞。
中国海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高建东主持开幕式
延边大学校长金雄致辞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致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朴学洙致辞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阿东致辞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阿东在致辞中强调,吉林省作为中国的近北极地区,连接俄罗斯远东地区、联通日本海,区位优势较强。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和图们江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核心区域,吉林省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对接“冰上丝绸之路”优势明显。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吉林省的开发开放、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北极航道的开发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吉林省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吉林省海陆联动、推动海洋经济向纵深发展、培育振兴新动能的进程,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区域整体经济实力。
李铁刚所长表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于2020年与延边大学、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就海洋科技领域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将认真贯彻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珲春市人民政府、延边大学紧密沟通,不断建立多方面深化务实合作,共同为“一带一路”“冰上丝绸之路”“海洋强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方创琳作了题为《冰上丝绸之路与东北亚海上战略通道建设》的特邀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球气候变化与冰上丝绸之路”主题,从“‘冰上丝绸之路’发展态势及中国应对”“一带一路北向新通道建设与朝鲜”“东北亚区域多边经济合作的现状及途径”“俄罗斯对‘冰上丝绸之路’的策略与考量”“‘冰上丝绸之路’与珲春海洋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对东北亚地区海陆环境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图们江流域及河口湿地格局演变与环境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我所石学法研究员、周兴华正高级工程师、韩京云正高级工程师、刘娜研究员、邹建军副研究员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26日下午,李铁刚所长和延边大学金雄校长围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和拓展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的新思路、新途径,携手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实质性合作进行了座谈。
- 上一篇 我所乔方利研究员入选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1000位科学家 2021.04.29
- 下一篇 我所“鲲鹏杰出学者”袁东亮团队在印太洋际交换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