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所组织建设的中泰自然教育学堂正式启用

时间:2025.11.12 来源:国际处 字号

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之际,由我所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共同资助和设计,联合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海洋与海岸资源局与泰国同博中学共同建设的中泰自然教育学堂(简称“学堂”)于11月7日在泰国攀牙府正式启用。该学堂是双方在海洋生态保护合作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旨在搭建全新的海洋科普基地与交流平台,为当地青少年和社区民众提供长期优质的自然教育。

启用仪式上,中泰双方合作机构代表、攀牙当地政府和社区代表、同博中学及周边学校师生等共210余人出席。学堂的启用,标志着中泰双方在红树林保护领域的合作,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延伸到了公众教育和科普传播的新阶段。


自然学堂启用仪式现场


启用仪式后,学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学堂项目负责人、我所丛柏林研究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红树林在防风消浪、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生态价值,并分享了中国在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协同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泰国海洋与海岸资源局红树林研究开发所创新与协调部主任迪莎翁博士向学生们细致讲解了红树林独特的生理特征与代表性树种。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通过老师的讲解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更直观地认识到红树林及其对水生动物的重要性。


学堂“第一课”


该学堂坐落于2024年建立的攀牙湾中泰红树林共同保护示范区内,攀牙湾拥有泰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自中泰红树林共同保护示范区在此揭牌以来,双方在红树林脆弱性评价等方面已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

丛柏林研究员表示,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特别是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是实现生态可持续保护的关键。他强调,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学堂的启用不仅见证了中泰两国深厚友谊,更将成为双方自然教育合作的重要平台。

迪莎翁博士对中方支持建设该学堂表示感谢。她表示,双方合作开展的红树林脆弱性评价研究成果为泰国制定红树林保护与管理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如今,学堂的启用将为当地青少年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相关保护经验提供了宝贵平台。

自然教育学堂是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框架下的又一务实合作成果。未来,双方将依托该平台,持续开展常态化的科普教育活动,共同探索社区参与的生态保护模式,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泰智慧,携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参加启用仪式人员合影



X
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洋一所网站跳转到第三方网站,请确认是否继续?
留在本站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