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科学走向国际从这里起飞
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 简称国际SCOR)是由国科联(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ce Unions, ICSU)第一个成立的多学科组织,于1957年成立于美国的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国际SCOR是国际海洋科学界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学术影响也最广泛的非政府间学术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的科学咨询机构。国际SCOR通过组织大型国际海洋合作计划、设立工作组和开展能力建设等活动,协调、引领国际海洋科学研究,解决海洋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和创新理念问题,在国际海洋学领域享有盛誉。
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Chinese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简称中国SCOR)成立于1984年,是我国参加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国际SCOR)的全国性代表机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全面推动,海洋科技发展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快速与国际接轨,1982/83年冬,曾呈奎先生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首次与国际SCOR秘书长伊丽莎白·格罗斯(Elizabeth Gross)女士和SCOR执行委员会秘书阿兰·朗赫斯特(Alan Longhurst)先生讨论了中国加入SCOR的可行性。随后,中国原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协等代表团多次就中国加入国际SCOR问题与国科联和国际SCOR进行磋商。1984年10月,国际SCOR大会在法国罗斯科夫举行,大会正式接受了中国加入SCOR的申请,这是我国走向国际海洋科技舞台的重大标志性事件。
中国SCOR首届主席为曾呈奎院士,副主席为任美锷院士和原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先生,秘书长为苏纪兰先生。现任中国SCOR委员会已是第十五届,委员35人来自于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我国主要的海洋研究机构和高校杰出的海洋学者,主席为欧洲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乔方利研究员,副主席包括厦门大学戴民汉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员。中国SCOR秘书处设在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具体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开展秘书处工作,负责组织主席团会议和年会,并与主席、委员协商参加国际SCOR活动,现任秘书长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戴德君研究员。委员组成的高端化和多源化,使得中国SCOR成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高端智囊团,也决定了中国SCOR在我国海洋科学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
中国的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从SCOR真正起步,并不断成长壮大,科学研究逐步与世界科技前沿融合,跨学科合作不断深化。中国SCOR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增进中国海洋科学界与国际SCOR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合作,团结全国海洋科学工作者,繁荣我国海洋科学事业为宗旨。四十年来,通过参加国际SCOR组织的大型国际海洋合作计划、多个工作组和能力建设等多种活动,越来越多的海洋科技人才不断成长起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国海洋科学过去四十年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的海洋国际合作也越来越活跃,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SCOR的支持。同时,中国也为推动国际海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自1984年以来,国际SCOR共发起了92个工作组,中国科学家主导或参加了其中54个工作组,占所有工作组的约60%,这些国际SCOR工作组都是世界海洋的科学前沿。中国科学家在SCOR框架下的国际大型海洋合作计划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SCOR副主席戴民汉院士当选国际SOLAS联合主席,刘东艳教授当选国际IMBeR主席,中国SCOR委员杜江辉教授当选GEOTRACES青年委员会联合主席等。中国SCOR主席乔方利研究员牵头发起了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OSF)国际大科学计划,目前已有50余个国家、70余家大学和研究所以及5个国际组织参与。
中国SCOR通过深度参与国际SCOR,并研判中国海洋研究走向世界的机遇与挑战,从多个方面为中国海洋科学发展和人才成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SCOR每年举行年会,针对海洋科学前沿、海洋国际合作新进展、中国SCOR如何更好服务于中国海洋科技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SCOR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等开展交流与研讨。2017年开始,中国SCOR开始组织委员校园行活动,先后在北京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组织了前沿报告和科普讲座。2022年,中国SCOR成立了青年委员会,委员由来自12个国内主要海洋研究机构和高校的19位海洋青岛人才组成。中国SCOR委员校园行活动和中国SCOR青年委员会的成立也进一步扩大了SCOR在中国的影响力,有力地促进了海洋青年人才的成长。
2024年10月15日,中国SCOR在青岛组织了中国加入国际SCOR四十周年庆祝活动。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吴峻副司长、中国SCOR首任秘书长苏纪兰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海洋学科项目主任张亮、国际SCOR执委会委员、多国国家代表、中国SCOR委员、中国SCOR青年委员会委员、涉海研究院所和高校代表、国际大型海洋合作计划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庆祝活动开幕式上,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吴峻副司长、国际SCOR主席Sinjae Yoo教授、中国SCOR首任秘书长苏纪兰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李铁刚所长分别致辞。吴峻副司长在致辞中对中国SCOR在海洋领域国际合作和中国海洋科学发展中所发挥的科学引领作用表示赞赏。她指出,中国SCOR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世界海洋科技的相互了解,也引领了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海洋科技的进步也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国际SCOR主席Sinjae Yoo教授首先对中国加入国际SCOR四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为国际SCOR和国际海洋科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中国海洋科学家继续加强推广各领域原创成果,在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为国际海洋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中国SCOR首任秘书长苏纪兰院士回顾了中国SCOR四十年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并对青年海洋学者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能够在一批又一批中青年海洋学者中薪火相传,中国SCOR和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必将迈上新台阶,为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做出新的贡献。中国SCOR秘书长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李铁刚所长表示海洋一所30年来,始终积极组织推动中国SCOR的各项工作,海洋一所也愿意继续与国内海洋研究机构和高校一起,在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的指导下,为中国SCOR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随后国际SCOR秘书长Emily Twigg女士介绍了国际SCOR的基本情况和最新进展。中国SCOR主席乔方利研究员回顾了中国SCOR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四十年来中国海洋科技取得的非凡成就,并对中国SCOR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中国SCOR青年委员会主席周磊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青年委员会的相关情况和开展的学术论坛。中国SCOR副主席戴民汉院士介绍了中国参加大型国际海洋合作计划情况,中国SCOR副主席王凡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参加国际SCOR工作组情况。中国SCOR前主席孙松研究员主持了庆祝活动。
四十年前,老一辈海洋学家远见卓识,推动中国正式加入国际SCOR,中国的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从这里大踏步走向世界。四十年来中国海洋科技得到飞速发展,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同时也得益于科学研究深度与世界科技前沿融合,跨学科合作不断深化。中国SCOR将以此次四十周年庆典活动为契机,继续团结我国海洋科学工作者,增进我国海洋科学界与国际SCOR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繁荣我国海洋科学事业、推动国际海洋科学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上一篇 中国加入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四十周年庆典活动在青岛举行 2024.10.16
- 下一篇 沙特野生生物中心首席执行官一行访问我所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