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所深入印尼开展社区活动纪实(一):红树林保护与修复

时间:2024.10.02 字号

9月22日-27日,我所科研团队携手印尼苏迪曼将军大学(UNSOED),深入印度尼西亚社区、学校,举办了一系列关于红树林保护修复的活动。


深入社区,关注民生

我所科研代表团走进印尼中爪哇省芝拉扎(Cilacap)市的红树林社区,围绕红树林的种植、生态修复技术、环保意识提升及生态产品开发,与当地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了解到当地红树林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红树林面积的持续缩减、工厂污水及养殖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计与生活。

为助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所科研代表团与UNSOED及红树林社区管理人员探讨了多社区联合开展红树林保护等问题,如数据共享、种植和育苗技术、协同开发生态旅游等。代表团分享了中国在红树林种植方面的技术规程和经验,以及我所在红树林社区开展自然教育的经验。来自印尼不同红树林社区的代表,介绍了红树林保护的情况,以及印尼政府、NGO对红树林保护的支持情况。结合印尼红树林保护主要依靠社区开展的现状,各方经深入研讨,一致认为应该引导政府实施或者参与红树林保护项目,强化政策制定,未来应该加强居民环保教育和红树林种植技术培训。这些举措旨在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大红树林种植力度,提升红树林修复能力,推动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进而改善社区的经济状况,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图1 印尼红树林实地考察

图2 与印尼多社区讨论联合开展工作

图3 红树林社区挑战调研及生态修复保护活动合照


技术交流,赋能发展

9月23日-25日,我所专家在芝拉扎市举办的红树林社区服务保护会议上向印尼相关红树林社区介绍了我所技术支持的中国广东红树林社区开发红树林产品(茶果等)的成功案例,为当地生态产品开发提供了宝贵参考。这些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有助于印尼提升红树林保护和利用的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图4 我所专家向印尼社区赠送红树林生态修复手册


科普教育,启蒙思想

我所科研代表团在芝拉扎市的红树林学校开展科普活动,为当地小学生带来了生动的自然科普演讲,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对于红树林保护的认知,并赠送了科普手册和文具。同时,代表团还在UNSOED针对研究生开展了讲座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传播了环保知识,也培养了下一代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热情,有助于以科技力量推动印尼的可持续发展。

图5  我所专家为学生作科普演讲并赠送文具


示范引领,共建未来

在Wanawiyata红树林社区,我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魏泽勋研究员参加了相关社区活动,他表示红树林保护对于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愿与印尼社区在红树林保护修复方面进行深入合作,用科学方法保护红树林、促进蓝色碳汇和蓝色经济发展,并向优秀社区居民代表Wahyono先生颁发了红树林示范家庭奖牌。我所国际处处长李力研究员和生态中心丛柏林副研究员向社区赠送了以印尼文编写的红树林种植科普手册和纪念品。UNSOED科研与社区研究所所长Elly教授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她对我所在红树林保护领域提供宝贵技术援助表示感谢,并期望通过双方未来在红树林领域的长期深入合作与交流,共同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随后,Wahyono先生就当地红树林的变迁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当前红树林正面临着面积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对此,他代表全体社区居民向我所与UNSOED提供的技术支持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坚信这些举措能有力推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进程。

图6 魏泽勋研究员为印尼Wanawiyata社区居民颁发红树林保护示范家庭牌匾

图7 Wanawiyata社区活动现场


此次我所在印尼举办针对红树林保护修复的系列社区活动是落实我所与UNSOED签署合作协议的具体举措,通过技术交流、科普教育及合作示范等系列活动,为两国在红树林保护领域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未来,我所将继续深化与印尼在红树林保护修复领域的紧密合作,为推动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X
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洋一所网站跳转到第三方网站,请确认是否继续?
留在本站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