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首批深海样品和资料信息发布活动在我所举行

时间:2019.05.31 来源:党办 字号

2019年5月30日,中国首批深海样品和资料信息发布活动在我所举行。活动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主办,中国大洋样品馆(依托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大洋资料中心(依托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承办。大洋航次组织实施单位、深海样品数据用户单位、大洋样品管理专家委员会历届委员、大洋航次首席科学家代表等出席了会议。

发布中国首批深海样品和资料信息,是新时代自然资源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以下简称《深海法》)及其配套制度,促进深海区域调查资料及成果共享利用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国家深海样品数据信息资源综合集成利用和开放共享的有效方式,对促进深海大洋事业发展,提升全民族深海大洋意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按照《深海法》第十六条和第十八条及于2017年发布的《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样品管理暂行办法》和《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暂行办法》两份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全国深海样品与数据资料统一汇交、集中管理、共享利用的基本制度。按照两份规范性文件要求,中国大洋样品馆和中国大洋资料中心作为深海样品和深海数据的管理机构,对馆藏样品和数据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提出了首批公开发布的深海样品和资料信息清单。

首批公布的深海样品信息为1955站、共6062件样品的目录,具体信息包括采样位置、样品类型、站位数、样品数和样品量等。样品类型包括多金属结核、热液多金属矿石、深钻岩心、岩石、表层沉积物、岩心沉积物、海水、生物骨骼等8大类。样品分布区域涵盖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富集区、中西太平洋海山区、西南印度洋中脊区、东太平洋脊区、中太平洋海盆及马里亚纳海沟等。

首批公布的深海资料信息包括主动公开资料和依申请公开资料两类。其中,主动公开资料包括36个航次、198.84万站次的数据和1309条资料目录,内容涵盖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和航次典型视像等方面,时间跨度为1992-2017年。依申请公开资料包括25个航次相关资料的目录和88个研究课题资料的目录,内容涵盖海底地形、海洋地球物理、高清视像、海洋底质、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分析测试资料等方面,时间跨度为1992-2017年。

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海样品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资源,我国有很多科学家和机构在做深海方面课题,但由于条件所限不能亲自到一线去采集深海样品,而样品馆和资料馆正好起到了资源共享的作用。深海样品共享是面向全世界科学家,希望全世界科学家一起揭开深海奥秘,保护深海环境。这将对世界海洋的发展和保护产生重大的意义。

我所所长李铁刚在发布会上致辞表示,201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我国首次深海样品和资料发布活动,发布我国近20年来采集的部分样品信息,并开通样品在线服务系统,使大洋样品能够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以更为便捷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样品共享服务。作为中国大洋样品馆的业务依托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大洋样品馆的建设与发展,一如既往地推进大洋样品的共享使用与可持续利用,一如既往地服务我国深海大洋事业发展与国际义务履行。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深海样品和数据管理研讨会,来自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中国大洋样品馆、中国大洋资料中心、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地质博物馆和IODP计划中国办公室的专家,围绕深海样品和数据管理制度、深海样品和数据资料管理时间与技术方法探索、中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科普场馆建设运行与科学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于进一步深化深海样品和数据保藏与共享服务,提升深海样品和数据管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