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适用性研究” 2018年度进展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时间:2018.12.10 来源:遥感室 字号

——我国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应用稳步推进

11月23日-24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李铁刚研究员主持,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所属10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适用性研究”项目2018年度进展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会议由副所长魏泽勋主持,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张杰研究员,项目责任专家卢晓亭高工、连琏教授,项目咨询专家乔冰研究员、侯一筠研究员、张洪亮高工、李民研究员出席。

该项目紧密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洋公共服务的需求,开展我国海洋观测/监测、海洋预报、海洋灾害应急监测与处置技术在丝路沿线国家的适用和推广应用研究,通过设置5个试验区,推动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成果在丝路沿线国家的推广,并形成海洋联合观测数据共享服务能力。项目执行期从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

在项目2018年度进展研讨会上,项目和6个课题分别介绍了进展情况。项目责任专家和咨询专家对项目一年多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有关国家合作方的沟通,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渠道;从项目层面聚焦凝练自主海洋技术在丝路沿线国家应用的亮点成果,充分发挥项目国际合作的特色,提供更多国际服务。

项目主要特色和亮点成果如下:1)顺利完成了瓦努阿图卢甘维尔港中瓦联合观测站建设,观测数据已持续10月以上,实现了自主水文观测系统和观测标准在太平洋岛国的推广应用。2)利用无人艇和四旋翼无人机开展了文莱湾海豚、绿海龟等的海洋濒危哺乳动物的海空立体观测实验,实现了自主无人智能海洋观测设备在东南亚的推广应用。3)通过联合航次在泰国湾海域成功布放了浅水型白龙浮标和海床基,这是该海域国际上首个时间序列最长、海面气象和海洋动力参数最全的现场定点观测资料。4)斯里兰卡周边海域水文气象预报系统已开展试验应用,准确预报登陆斯里兰卡的热带风暴“TC01B”及其产生的暴雨过程,预报结果通报给近100名斯里兰卡用户。5)自主研发的“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示范系统”应用78景国产GF-2卫星遥感影像,开展了巴基斯坦海岸带遥感动态监测。

项目负责人李铁刚研究员组织开展了项目组第三次推进协调讨论。项目组针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讨论了6个课题的下一步工作计划,明确了项目数据汇交的日程,梳理了2019年项目中期评估之前的研究任务。李铁刚研究员总结要求:各课题应开阔思路,提升和提炼亮点成果,服务于丝路沿线国家的需求;重视数据质量控制,保障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建设;计划2019年1月份召开专题研讨会,就项目层面成果聚焦开展讨论部署。

11月24日,项目聚焦“印度洋海洋观测预报和灾害应急”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学术交流,项目组成员分享了有关印度洋观测/监测、海洋预报、海洋灾害应急监测与处置技术方面的学术成果,14个学术报告涵盖了海上丝路海洋定点和走航观测技术、东印度洋热带气旋和中尺度涡监测分析、海上溢油监测与应急搜救系统、大型迁徙海洋动物海空立体监测、海岸带脆弱生态系统遥感监测与系统开发、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洋合作指数等方面,与会专家和学者开展了热烈的交流,研讨会促进了各课题、多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为项目成果的进一步聚焦和提升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