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所庆

砥砺奋进六十载 聚力创新新时代

时间:2018.05.29 字号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建所60周年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李铁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事们、同学们,大家好!

五月的青岛,鲜花盛开,生机盎然,在第十八次上合组织峰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欢聚一堂,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隆重庆祝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六十华诞。在此,我谨代表海洋一所,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958年,海军海洋航海科学技术研究所,选址在天津塘沽海河之滨一个叫洋灰窑的盐碱地上;1963年,该所改建为海军海洋研究所;1964年,国家海洋局成立,海军海洋研究所整建制划入国家海洋局,更名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1965年,海洋一所由天津迁至青岛。

弹指一挥一甲子,岁月沧桑,事业辉煌。一所60年的建设和发展,浓缩了共和国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所的海洋精神传统。她滥觞于新中国军事海洋科技事业,从昔日荒凉盐碱地上几排简陋的平房起步,担当重任,艰难创业。她历经60年,几代人前赴后继、苦心求索,并在改革开放中抓住机遇、探索进取,在新时代科技创新中砥砺前行、快速发展,成为国家海洋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

现在,一所已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学科交叉相融的国内外知名研究所,为国家海洋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科技支撑。今天的一所,拥有近600人从事海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业务支撑的队伍;8个海洋学科领域及32个主要研究方向;2艘国际领先的全球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功能实验室和9个国际科技合作机构;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国家重点科技任务,获得一大批优秀成果和科技奖励,为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弦歌不断六十载,潮涨潮落,耕海探洋。60年来,一所人追寻老一辈“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伟大梦想,竭力拼搏,归帆满舱,赢得硕果累累。

一所在中国近海辛勤耕耘,主导实施了中国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勘测、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和全国海域勘界等国家重大海洋专项,全面服务于国家海洋管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安全保障和海洋公益事业,并全面推进了我国的海洋科技进步和海洋事业发展。查清了中国近海重要岛屿、海湾和特定管辖海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特征;揭示了中国近海环流、波浪、潮汐等海洋动力过程的变异规律与机理;自主发展了中国近海潮汐潮流业务化预报系统和海上目标监视监测技术;系统阐明中国近海沉积过程及典型地质灾害机理,构建了中国近海底质和地质灾害调查标准体系;系统规划和制定了海岛海岸带、近海环境和生态灾害预警、防治与修复的综合方案;首次发布了国家海洋创新指数;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成功实施了西沙蓝洞综合调查,厘定了西沙蓝洞的形态和成因,识别出全球开放海域最古老的海水和最古老的温跃层,并发现了西沙海洋蓝洞群。

上世纪70年代初,一所就远赴大洋,组织开展远洋科学调查,迈开了进军三大洋的步伐。自此,一所人劈波斩浪,同舟共济,在深海科学研究、调查技术及保障能力等多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建了浪致混合理论,发现海洋飞沫在热交换中的关键作用,率先发展了浪-潮-流耦合数值模式,大幅度提高了海洋、气候和台风强度的预测预报精度,既推动了国际海洋与气候模式的发展,也为保障国家海洋安全与防灾减灾起到了关键作用;自主研发的白龙浮标是我国首个大洋水文和海面气象观测系统,在东印度洋上升流和局地气候变化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一所为主首次开展的大洋多金属资源调查及其获得的成果,为国家取得“先驱投资者”证书并获得15万平方公里的太平洋海底多金属结核优先开采权作出了突出贡献。

伴随着我国海洋强国的步伐,一所人大洋探测历经40多个春秋。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延伸,率先进入大西洋,实现了老一辈科学家“进军三大洋”半个多世纪的夙愿。2009年,在南大西洋发现热液硫化物矿体,并研究掌握了成矿构造背景和成矿机制,将中国的深海科研活动拓展到大西洋。201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二个开展海底稀土资源调查研究的国家。2018年,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刷新了中国和国际上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的纪录。2017年至今,一所的向阳红01船历时263天,航程70000多公里,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在南大西洋获取20余吨的硫化物样品,其中采集到目前国内最大、单体重达3吨的块状硫化物,其规模可与北大西洋著名的大型硫化物矿床相媲美。

随着探海能力与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所人登上了南极洲,进入了北冰洋,参与了南北两极所有考察站的建设和科学考察,探极揭秘,取得系列重大科学发现。率先开展南极海域潜标观测,提出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南大洋增暖的新机制;首次在南极海域布放长周期海底地震仪(OBS),引领了南极大陆及其周边海域地震活动和深部地质过程的研究;完成了中国南极锚地的海底综合测绘,为极地科考提供了关键性基础资料;向阳红01船的环球科考,首次将我国南极科考由传统的西经45°向东扩展到了西经37°海域,开创了多项“首次”南极科考记录,发现了南极海底热液与冷泉并存现象,获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海底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直接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同时探明南极海域有微塑料分布,证明人类活动已经影响到遥远的南极区域。

一所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也在全国涉海科研机构和院校中独树一帜,成为目前我国拥有国际涉海科技合作平台最多的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和整体科研水平不断跃升。目前,我所拥有9个国际联合机构,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海洋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已形成覆盖全球主要海洋国家和涉海国际组织的合作网络,国家领导人多次见证了我所主导推进的多项国际合作的签约仪式。

改革开放以来,一所以服务国家需求、促进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为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工程建设,包括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岛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海底通讯电(光)缆、滨海核电及海上风电、海洋港口及码头、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和围填海等海洋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在科学探索和认知海洋的同时,一所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开拓了我国的海洋科普事业,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少年海洋学校,率先开启“海上课堂”并通过新媒体全球直播,一直是全国科普先进单位。长期以来,一所通过各种形式、各种窗口普及海洋知识,宣传海洋科技进展,为增强公众海洋意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岁月变迁,容颜改变,一代又一代的一所人,无怨无悔地跋涉在海洋科技之路上。回顾一所6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由衷地感到,一所的所有进步和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国际友人和同行们的关怀与支持,离不开全体职工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实践,更是老领导、老一辈科学家和退休职工终生贡献的结果。在此,我真诚地代表一所,向所有为一所发展作出贡献的各位领导、友人、同行,老一辈科学家、退休职工和在职同事们、同学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事们、同学们: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站在甲子年的历史节点,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前进的道路还很漫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既要眺望未来,更需要反思求索,正可谓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反思,如何保持和彰显自己的特色,避免综合性海洋研究所的“同质化”倾向。当下我们的学科交叉与融合还严重不足,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前沿学科的布局还严重滞后。如何基于确定的目标和定位,按照脉络清晰、特色鲜明的路线图发展?如何理顺思路和想法,扩宽视野,做大格局,发挥特色?我们要反思,如何构建现代化研究所制度,形成真正促进成果产出、促进人才成长、促进优秀研究所文化的体制机制。要使一所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所,缺乏的不是硬件,而是一流的管理。现行体制机制是否有助于提升一所的国际竞争力?尽管我们有成套的规章制度,但还不够先进;尽管我们有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但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还比较少,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尽管我们具备先进的能力平台,但技术支撑队伍还十分薄弱。这都需要我们努力构建一套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研究所制度管理体系。这些既是问题,也是动力。尽管困难重重,但康德的话或可以给我们以启迪:“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有梦想才能拥抱未来,有担当方能顶天立地。面对发展中的问题,一所人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克难攻坚。展望未来,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人类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宝库。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海洋强国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新征程。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一所将乘此次机构改革的东风,抓住这个新契机,锐意创新,乘势而上。一所人将继续践行“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增强历史责任感,“拓海探极,聚力创新”,创建国际一流海洋研究所。以全球为视野,以强国为己任,勇攀海洋科技高峰,为认识、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贡献我们的力量,谱写一所未来辉煌发展的新篇章。